丰齐环保科技
Fonzi Environmental ​Solutions
技术咨询
新循环水系统开车指导规程
来源: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2023-12-20 | 132 次浏览 | 分享到:

1. 目的

对于新建装置配套的新建循环水场在施工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杂质进入到系统,尤其是换热器设备及管线在生产安装过程中产生的杂物甚至腐蚀产物存在,因此系统在正式投用之前都要进行机械杂质等物质清理、水冲洗、化学清洗、化学预膜、冷态运行等过程后,再转入正常运行,为系统的长周期运行做好准备。根据多个系统的开车经验,制定此操作流程。


2. 重要原则

2.1 早计划:开车前半年,开始根据开车时间节点准备项目管理计划,方案;开车前三个月-六个月,确定项目组成员,并召开内部启动会议,明确任务和分工;尽早与客户召开开车启动会议,确认方案和流程,明确各过程的控制指标,确定双方的分工和职责;

2.2 重在项目经理管理:项目经理由销售或者其他有经验的同事担任,负责组织现场执行团队,内外部沟通,确保方案的执行,报告,等等;需要制定项目执行计划,并监督完成。

2.3 照章办事:按照ITC 审核过的方案和操作流程执行;有异常时,及时寻求帮助;需要根据现场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方案和操作流程

2.4 及时准确记录:遵守客户和公司的安全规章制度;按照标准记录表格,记录开车阶段的所有现场数据和大事件记录;参见标准开车台账,记录相关内容,便于记录和沟通。

2.5 及时沟通:定期与客户沟通进展和报告,寻求支持;定期与支持团队沟通寻求必要的支持,协助监督;开车期间,通过定期例会沟通;

2.6 接受监督:根据项目执行计划的要求,接受DM 对整个项目执行的领导和监督;接受ITC 对方案,流程,日常数据的审核和监督。


3. 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

对于新建水场,首先要成立内部开工小组,需要根据客户要求及水场情况配备相应人员及安排、明确各自职责,有条不紊的进行开工工作。

在开关小组内,项目经理负责统筹安排,协调资源,领导团队按照审核的方案执行。


4. 开车前的相关准备工作

严格执行纳尔科新项目开工准备程序Capex Project Execution Check List,现场工作的关键点如下:

4.1 安全准备工作

✓ 安全包,为现场人员配备安全包。

✓ 安全培训,包括客户现场和安全培训和公司内部的安全培训。

✓ 实验室安全培训:包括分析药剂的使用注意事项及操作培训。

✓ 现场安全培训。

✓ 化学品 MSDS,化学品泄漏应急培训。

✓ 纳尔科应急人员联系方式。


4.2新水场的工程交底

✓ 与客户相关人员现场交底现场加药设备情况、加药点情况并提出优化建议

✓ 检查客户加药设备是否符合公司最佳实践经验

✓ 双方工作界区明确。

✓ 确认旁路过滤器是否正常工作;

✓ 确认是否由旁通管,以在冲洗阶段,水不上塔,不进换热器。

✓ 确定开车期间可以使用的循环泵台数,循环水量

✓ 确认是否有镀锌材质


4.3现场相关技术服务准备

✓ 和加药设备原设计方案对接

✓ 3DTRASAR相关配套设备准备

✓ 制定加药设备的到厂计划和安装调试计划

✓ 分析试剂准备

✓ 现场实验室建立


4.4人员培训

✓ 技术方案及操作流程培训

✓ 现场技术方案培训

✓ 客户现场加药设备培训


4.5确定开车阶段水源和相应技术方案准备

✓ 根据水源,确定水质

✓ 现场物理清理和清洁

✓ 冲洗方案

✓ 清洗预膜方案

✓ 冷态运行方案(如果需要)

✓ 过渡方案

✓ 正常运行方案


4.6换热器台帐

✓ 与工艺装置相关人员沟通建立水场对应的换热器台帐,并做好记录

✓ 进水前进行换热器检查,主要检查投用情况、换热器密封情况、是否存在腐蚀等。

✓ 冲洗及化学清洗阶段可以进行换热器效果检查。


4.7环保确认

✓ 外排点确认

✓ 外排COD及磷的预估量

✓ 外排量的预估

✓ 补水量的预估

4.8根据开工进度,制定药剂,设备,分析仪器和设备到厂计划


5. 水冲洗

5.1目的:

水处理系统在初次投用时都必须进行水冲洗,目的是去除系统在施工及暴露过程中残留的杂质、焊渣、锈渣等,特别是管线中的泥沙及锈渣等杂质,为化学清洗和预膜打下良好的基础。水冲洗,应在48小时内完成。


5.2水冲洗应具备的条件:

5.2.1循环水系统管网及各装置循环水管网施工完毕;

5.2.2 机械杂质清理:集水池、塔池、管道内部清扫干净,并进行地管检查,确认清理干净后,再做水冲洗。

5.2.3雨排系统能够满足水冲洗阶段大量置换排水的需求;

5.2.4生产水(补水)供应能够满足持续大排大补的要求;

5.2.5各装置内循环水冲洗跨线已完成,与换热器或未施工管道隔离已完成。

5.2.6 旁路过滤器能够投用。


5.3.基本步骤:

5.3.1与装置内部确认塔下集水池、吸水池排污阀关闭,与各装置内部条件确认,确认各装置界区阀、跨接线阀门、排气阀完好并全开。

5.3.2确认循环水上塔阀门关闭。循环水回水排污阀门关闭。

5.3.3将塔池液位补至安全高液位,启动循环泵的进出口阀门,向管网进行静压注水,其间持续补水保持高于安全液位;

5.3.4打开界区总阀边上的排气阀,待排气阀出水说明管网已注满;

5.3.5各装置检查跑冒滴漏情况,必要时暂停注水配合装置消除漏点;

5.3.6在水冲洗阶段,需要投加适量碳酸钠(pH 在8.5-9.0),或者投加缓蚀剂和分散剂,以减少系统的腐蚀和杂质沉积,并保证换热器以 高流速冲洗,至管网压力达到最高工作压力,期间进行排补置换,排水量不大于补水量;

5.3.7最大量循环置换浊度保持稳定,第一次置换不超过24~48小时,则停止循环,进行排空,用潜水泵尽量抽空吸水池及塔池存水,进行人工清理;

5.3.8再重复以上步骤直至排补置换至浊度降至<20NTU,Fe<2mg/L左右,水冲洗结束。


5.4.注意事项:

5.4.1在冲洗过程中,要保证一定的缓蚀剂浓度,减少腐蚀;有条件的公司,增加分散剂,减少铁沉积;

5.4.2 水冲洗过程需要用腐蚀试片,监测系统腐蚀状态,及时调整水量及药剂浓度;

5.4.3补排水确保畅通,最大循环量进行冲洗,以便于更多的带走管网的泥沙;

5.4.4液位要在安全液位以上,防止泵抽空。

5.4.5 在冲洗过程中,应监测和控制总铁(< 5 ppm)和溶解铁离子(0.45 μ 滤纸过滤, < 1 ppm)。


6. 化学清洗

6.1目的:

新安装系统中的热交换设备及管道是新的,出厂时均留有一层保护防锈油,

防锈油的导热系数低将会影响交换器正常热交换效果,同时会影响系统预膜效果,因此该层防锈油必须彻底清洗干净。新系统中会有少量的浮锈锈蚀,需用化学清洗剂,把锈蚀清除并使整个系统内的金属表面处于活化状态,从而有利于成膜。


6.2化学清洗具备的条件

6.2.1监测换热器、水质在线分析仪、加药泵具备正常投用条件。

6.2.2所有换热器投用、旁滤器确定具备投用条件,并反洗完成。

6.2.3生产废水池及生产废水提升泵正常投用。

6.2.4事故水池或污水处理场罐区具备接收排放水条件。

6.2.5清洗预膜所需的药剂、临时加药设施准备完毕。

6.2.6已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和技术交底,确保作业人员清楚作业过程的危害因素,明确本次清洗预膜的作业内容、顺序和方法。


6.3基本步骤

6.3.1经调度协调各装置换热器并入运行后,且保持上水、回水阀门全开,水质置换达到浊度<10NTU总铁<1.0mg/L,进入化学清洗。

6.3.2保持吸水池液位,低位运行。

6.3.3根据实际情况投用水泵,保持管网压力0.5MPa左右。

6.3.4 根据技术方案,按使用投加油污分散剂,以清洗系统油污。

6.3.5根据泡沫情况,适当投加消泡剂。

6.3.6按使用剂量投加铁分散剂,清除浮锈,防止铁沉积,视情况第二日补加。

6.3.7投加缓蚀剂加强化学清洗期间的缓蚀保护,视情况第二日补加。

6.3.8投加硫酸,控制PH在6.0~6.8之间,以清除浮锈,防止铁沉积。

6.3.9药剂加入系统循环约1小时后,在循环水塔下水池(选择流速合适位置)挂入碳钢挂片,监测化学清洗期间的缓蚀保护效果,同时挂入腐蚀挂片监测系统的清洗效果。

6.3.10保持运行24~48小时,化学清洗操作的具体时间以循环水浊度、总铁监测数据趋势为准,当循环水浊度、总铁趋于平稳或有下降态势时,可视为清洗完成,结束清洗操作,进入水质置换阶段。

6.3.11清洗结束后取出塔下水池内碳钢和不锈钢挂片,测定腐蚀速率数据。

6.3.12清洗完成后,打开吸水池底部排污阀,进行排放置换;系统置换应以最快速度进行。前期排污不补水,将塔池液位尽量拉低到循环水泵最低安全液位后开始边补水边置换。具体时间以达到水质指标(浊度 <10NTU,总铁<1.0mg/L)为准。


6.4注意事项:

6.4.1由于各系统具体情况及方案会有不同,具体细化步骤以技术方案为准。

6.4.2在化学清洗期间,除铜和不锈钢换热器可以不并入,其它换热器需要都并入系统,置换后期,铜和不锈钢换热器可以并入系统参与化学清洗。

6.4.3根据换热器台帐现场确定阀位开度并做记录。


7. 化学预膜

7.1预膜目的:

预膜是为了使金属表面形成钝化膜,有利于缓蚀保护,提高设备的抗腐蚀能力


7.2化学预膜步骤

7.2.1按要求投监测换热器和自动加药控制系统。

7.2.2为节省药剂减轻排放压力,预膜时尽可能低水位操作。根据现场分析水中的Ca2+值,用CaCl2调整钙硬度为100mg/L以上。

7.2.3当系统调整好后,按方案间隔15分钟依次投加预膜药剂。

7.2.4预膜药剂投加1小时混合均匀后,控制循环水的PH值在 6.0~7.3之间,如有需要可加入浓硫酸进行调节。

7.2.5药剂加入系统循环约1小时后,在循环水塔下水池(选择流速合适位置)挂入碳钢挂片,监测预膜效果。

7.2.6按照控制指标对冷却水系统进行监测。预膜时间大约24~72小时的时间,具体要根据现场预膜的实际情况来决定预膜的时间。

7.2.7预膜结束后,取出预膜挂片,对挂片表面的预膜效果进行描述,并用硫酸铜溶液检验,根据显色时间判断成膜情况; 硫酸铜5%+氯化钠15%标准液检膜的时间标准为≥10秒。


8. 冷态运行

预膜结束后,根据各水场的实际情况转入正常运行或冷态运行阶段,冷态运行要点如下:

8.1冷态运行期间主要减少腐蚀控制,建议客户使用有磷方案,不断补膜,减少系统腐蚀。此阶段的运行效果尤为重要;

8.2冷态运行要选择适当的杀菌方案,控制好微生物;

8.3监控现场换热器,确保换热器流速在1m/s左右运行,不要流速过低或过高,尤其了解壳程换热器的运行;

8.4优化旁滤器的运行效果,必要时增加旁滤助剂,减少总铁、浊度,进而减少换热器沉积趋势;

8.5 冷态运行时,监控挂片和在线腐蚀率趋势,并控制总铁<1.5mg/L,浊度<15NTU。


9. 其它

补水和循环水等水质分析数据和关键时间节点,都必须要有完善的记录和相应的报告,和内部以及客户要及时沟通,积极面对问题,各方一起达成共识,以利于开展工作。